温汤发糕

来源: 明月山旅游网  日期:2021-10-22  属于:餐饮美食

 

温湯發糕是明月山风景区历史悠久的特殊糕点食品。因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是“福高”的谐音,象征吉利,因而成为当地节日礼品之一。发糕制作工艺独特,加上黑芝麻与猪油香味碰撞,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酒糟(俗称“老料”)发酵而成,营养丰富,养胃能手。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温汤发糕还是宜春袁州“陪果酒”的三宝,俗称“三点水”。是招待最上等宾客的必需品。

 

历史渊源

明月山区人文历史源远流长,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温汤发糕是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最负盛名的传统特产之一。制作工艺独特,配料考究,风味独特并且制作精美。在很早以前,因“发糕”为“福高”的谐音,寓“年年发、步步高”吉祥之意,成为当地老百姓喜宴席上的必备品。据《宜春史》记载:温汤发糕的制作始于宋代,具有悠久的历史,每逢婚嫁、寿酒、满月等宴席,就会邀请乡下厨子提前做好发糕,用作点心和回礼,或馈赠亲友,成特有风情。因发糕制作流程繁琐,制作成本高,在宜春市场流失了长达15年之久,现古法新制重新推向市场。

南宋成恭夏皇后,袁州温汤夏家坊人,少时家贫,汲水伐薪于山林以为生。一日甚怠,解休之间,忽闻耳有余音,细聆之,“米需配黑沙,凤冠霞帔加”。及醒,不见一人。不日,帝遍访佳人,一内侍至明月山,见夏氏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欲以姿纳宫中。然寒舍无他物款贵客,唯以江米胡麻和温泉水,成式食之,内侍甚慰,遂入宫,初以为宪圣太后阁中侍御,即位,进贤妃,乾道二年,奉上皇命,立为皇后。忆及笄之年,彼时所言,正印此时。后人皆称奇,故谓之温汤发糕。

 

品种品质

温汤发糕选用上等黑芝麻,浸数天后,用水漂清,磨成粉末,按比例加面粉、猪油、白糖、酒糟、富硒水调制,经发酵后蒸熟。为显示喜宴的喜庆气氛,人们还用六角茴香沾上红色或绿色食用颜料在蒸熟的发糕上印满图案。

传统制法

制作温汤发糕的工序颇为复杂,从原料到成品需经水浸、淋洗、清炒、磨粉、脱水、混和搅拌、灌笼、发酵、汽蒸等10余道工序。传统手工做法先要将黑芝麻用水漂清,通过柴火灶炒八成熟,磨成细粉状。将磨好的黑芝麻粉拌入少量猪油、白糖搅拌。一层一层放入发酵好的面粉中,将和好的面粉放入蒸笼,文火加热发酵。其间每隔7-8分钟调换蒸笼的顺序,把最上面的调换到最下面,如此反复,直到用手触摸笼壁感到温热,再停止加温。这时发糕并不能出锅,待半笼发至满笼,则可取一些小竹棒均匀插在每一个蒸笼的内壁,大约每笼四五根。最后才用旺火蒸熟。蒸好后讲究一点的上面还涂上一层茶油。成品发糕色彩鲜艳,香味诱人。


分享到: